维也纳体系确定之后的100年,欧洲再也没有爆发像“战国时代”那样大规模的、频繁且持久的战争──期间不过有几次区域性、规模小且持续很短的战争,如克里米亚战争、英布战争、普法战争等等。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欧洲列强知道统一欧洲之不可能及彼此间的势均力敌局面难以改变。此外,海外的无边际扩张,多少也弥补了列强在欧洲大陆扩张不可得的缺憾。
数百年的商业积累以及工业革命的发生使西方社会最终进入了“帝国时代”——这意味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的无可避免。
战争在20世纪初爆发,是因为对西方列强来说,他们都已具备足够的财富来支撑这一类的战争。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彼此之间的力量对比,现状成为绝对不可容忍的代名词。从经济方面或军事方面来说是如此,国家安全及地缘政治方面又何尝不是如此?
英国自19世纪60年代以后奉行的对外政策被称为“光荣孤立”。它的含义一般指不在和平时期同欧洲大国缔结具有长期义务,特别是军事义务的同盟条约。这是英国维持欧洲均势的需要,是帕麦斯顿所谓“没有永久盟友,没有永久敌人,只有永久利益”公式的继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对英国不利的变化,“光荣孤立”政策所赖以推行的基础——经济优势和海上优势,不是已经丧失就是正在遭到严重的挑战。经济方面,德、美正在超赶英国。此外,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狂潮中英帝国的边疆到处经受着空前沉重的压力。比如在地中海,英国已不享有无可争议的控制权,法俄联合舰队实力已超过英国地中海舰队;俄国在远东以及中亚的推进使英属印度及在东亚的利益摇摇欲坠。所有这些不利于英国的形势,使其必须作出一些妥协并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在英美建立友好关系的掩盖下,英国对美国作出了一系列让步,摆脱了在西半球战略上的不稳固状态。接着英国对法国与俄国这两个长期的战略敌人也作出一系列让步。
俾斯麦下台之后,德国一直奉行的“大陆外交”被德皇威廉二世推崇的“世界政策”取代。俾斯麦的后继者缺乏他那种同时在空中玩8个球的本领,在外交上开始步步倒退。在俄国要求与德国续签“再保险”条约遭拒之后,法国争取盟国的持续努力在经过20余年的等待之后有了成果——1893年法俄结为同盟。不顾这一腹背受敌的地缘政治现实,德国仍然固执的转向“世界政策”并发展大海军,以获得“阳光下的地盘”即争夺殖民地。因此,英国主动向德国靠拢并进行的三次同盟谈判,都失败了。原因在于德国只想作为一个挑战者和新的由它主导的秩序的缔造者——这从德国大力发展海军可看出,而其目标对准的就是英国——旧秩序的主导者及海上霸主。这意味着德英两国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战略利益冲突。
联盟与排挤的结果是:德奥集团与英法俄集团两大对立的阵营形成。这种情形不同于冷战期间的两极对峙——核武器在客观上对试图发动战争的人是一种威慑——没有哪个国家敢冒与对手同归于尽的危险。20世纪初的西方,军事革命虽使毒气弹、坦克、飞机投入战争,但它们的威力毕竟是有限的。欧洲诸大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没有哪个国家愿意退缩,反而都希望借助战争,孤注一掷且一劳永逸地击败多年的仇敌。
战争对那些大国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法国在期待着,进入20世纪,经济的发展,外交的成功,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使其恢复了自信,发誓要血洗巴黎被占领及普法战争惨败的耻辱;英国和俄国,这两个欧陆两侧翼国家——维也纳体系的主导者,经济状况和军事力量已不似从前那样可以轻易左右欧洲,不满地看着雨后春笋一般的新兴工业国家,决意维持旧秩序;德国则好像注定要成为一个挑战者——挑战这个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已来一直压制它的世界。德国已具备这种能力,它和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的受益者。国际形势发生了对它来说很有利的变化。就这样,狼烟在繁荣的欧洲弥漫,欧洲在自相残杀中下沉。
战争终于来临了。1914年8月战争的导火线在素有战争“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被点燃——奥匈帝国王储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协约国、同盟国两大帝国主义集团相互宣战,从而把整个欧洲及西亚、非洲和远东抛进了硝烟和死亡的阴影。英国自治领、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美国、中国等先后加入协约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则加入同盟国。在欧洲大陆出现了三条战线,即英、法、比对德作战的西线,俄国对德奥作战的东线和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作战的巴尔干战线。
两件事的发生结束了持续四年之久的战争。
其中一件是美国由同情转而加入协约国集团。美国的参战完全改变了当时的力量对比。它的总体工业潜力和它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份额是德国经济的2.5倍。除了它具有世界上最大的战舰生产能力外,它还是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世界上有一半的粮食出口是由美国生产的。美国为日渐衰枯的协约国注入了血液。
协约国的这种景象与同盟国形成鲜明对照。德国的生产能力已到极限,严重通货膨胀使民众生计艰难。农业生产的下降,食品价格的上涨把德国带到了饥饿的边缘。奥匈帝国更是早已走向了崩溃边缘。
另一件事,则是革命——在俄国、德国相继爆发了革命,并有向整个欧洲漫延的趋势。尤其德国的革命,使其帝制解体。
革命,新世界诞生的前奏。革命并不是战争的结果,但战争催生了它。革命在西方世界兴起的那一刹间就已萌生,在帝国主义时代瓜熟蒂落了——西方核心国家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边缘国家的压迫基础之上的——正是有提供原料和劳力的边缘国家做为经济附庸,核心国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了工业扩张。但是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欧洲国家向边缘国家大量投资,同时修建许多的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带动了边缘国家发展——封建政治体制在这些国家解体了。更为重要的是,技术和民族自决意识同样进入这些落后国家,边缘国家开始觉醒了,民族独立运动一波又一波。
在水平方面,在经济上长期处于西方国家附庸的俄国,实际上是一个半边缘国家——虽然加入了西方政治体系,并有重要地位,但经济落后,依赖外国工业品及资本,民族工业发展有限,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正是如此,列宁提出了著名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垂死阶段”的论断,并领导布尔什维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则标志着人类新纪元来临。这一革命不同于过去西方内部的任何革命——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完善和发展了西方文明;十月革命使一种新的文明产生,它将取代衰落的腐朽的西方文明,并唤醒了那些衰败的、受西方压迫的文明体系。在边缘地区,长期受西方列强宰割的中国,也发生了旨在实现民族独立的辛亥革命。
由于西方社会的兴起是建立在经济掠夺的基础之上的,革命的发生可上溯到其兴起之时——在垂直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一个边缘阶层——无产阶级,这一阶级受压迫最重,革命性最强,能被团结起来,因此,他们必定会起来反抗资本家对其的残酷压迫,并建立一个自己的政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的起义以及共产国际领导的一系列斗争,教育了无产者,为其指明了政治出路。在德国,出现了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在1918年11月,发动了起义。在多次革命的推动下,中国又爆发了“五四运动”——一场新的社会运动开始了,更有觉悟、更具战斗力的共产党人随后登上了历史舞台——所有这些,发生在“巴黎和会”期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为继维也纳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国际政治体系。它从诞生那一日起,就注定它是短命的,并要孕育另一场更为惨烈的世界战争。